2、形成浓郁的“生活学习化、学习生活化”城市文化氛围,创造宝山学习型城区工作亮点。
3、形成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有力带动宝山第三产业的发展。
4、结合罗店老镇建设,挖掘宝山700年历史文化底蕴。从注重挖掘和保护历史文化内涵出发,保留和恢复部分原址、原貌,改建为艺术馆与博物馆。同时区域内挖掘工业传统文化,改建、扩建若干工业文化展示博物馆。
第四十条 医疗卫生
规划目标:建立适应现代化城市需要,满足人民健康需求、功能齐全、合理的卫生服务体系,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最终实现医院环境园林化、医疗服务规范化、医疗水平优良化、医学专科品牌化、住院病房家庭化、医生工作数字化,建成与宝山现代化滨江新区相匹配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规划布局:规划形成全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和卫生服务单位构成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主框架。主框架由区属基本医疗服务主体框架、非区属基本医疗服务框架、民营基本医疗服务框架、民营营利医疗服务框架组成。其中基本医疗服务主框架:区医疗中心——区域医疗中心、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二级三层网络体系。
规划全区形成“12、3、10、3、20、130”的区域医疗服务中心设施,即全区形成综合性医院12所、专科医院3所、医疗救护点10个、卫生保健机构及学校3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所和社区卫生服务站130个的医疗服务体系。
第四十一条 体育
规划目标:以提高竞技体育运动水平和完善健身体育服务保障体系为主要任务,积极实施竞技体育择优发展、群众体育全面发展、体育设施加快发展的战略。推动竞技体育特色化、健身体育普及化、体育设施现代化进程,全面提高宝山区体育事业发展水平,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营造和谐社会,促进宝山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把宝山建成成为上海市体育先进城区。
规划布局:
1、实施竞技体育“一、二、五”发展战略。即确立一批竞技体育重点发展项目,打造高素质教练员队伍和高水平运动员队伍,建设五个体制优化、机制完善、设施先进的训练基地。
2、实施群众体育“一、三、六”工程。即创建一个科学、健康、文明的体育生活环境,构筑日常、双休日、节(长)假日三个体育生活圈,完善运动设施、团队组织、体质监测、健身指导、体育活动、信息咨询六个体育服务网络。
3、全区建成1个市级体育主题公园、1个区级体育中心、4个区域体育中心、12个社区健身活动中心、30个社区公共运动场、300个居住区健身苑点组成的体育设施网络。
第四十二条 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
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致力于构筑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化社会服务体系。以依托社区为载体,以整合社会资源为契机,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社会福利社会化的发展思路,努力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化的新型社会福利与保障体系。
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工程;建立和完善覆盖全社会养老、医疗和失业基本保险,推进社会救助,推进镇保,加强廉租住房制度建设,发展商业补充保险。加强现代社会福利体系建设,形成区、街道、居委会、家庭四级社区服务与保障网络。新建和改造住宅小区要严格按规定配套建设社区服务设施, 住宅小区配套建设完善的社区服务设施,社区服务基本设施配套率在90%以上。
维护残疾人利益,关注关心老年和青少年活动特性,发展无障碍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