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
第九章 综合交通规划
第六十一条 市域铁路规划
规划期内将形成由宣杭铁路和湖乍铁路构成的“T”型铁路框架。
湖乍铁路在菱湖、练市设置货运站场,在施家桥、石淙、善琏设置会让站或预留会让站用地。在西塞港区规划建设湖州货运站,设计年货运量为600万吨左右;湖州客运站在原址扩建,规划为I级客运站;现湖州南站改建为铁路编组站,规模按一级二场设置;将长兴站客运站(II级)在现有基础上与湖州南站进行功能整合,进一步强化区域交通枢纽的地位。在城市的北部和中部预留城际轻轨通道,为今后可能建设的湖州——上海轻轨及湖州——杭州轻轨预留通道空间。
第六十二条 市域公路规划
规划期内形成“五纵四横四连”的高等级公路框架。“五纵”为杭宁高速、G104公路、杭长高速、S04省道、南新线;“四横”为申苏浙皖高速、申嘉湖高速、G318公路、S09省道;“四连”申嘉杭高速、S11省道、湖盐公路、和杭(和孚-杭州)公路。
第六十三条 市域航运规划
规划长湖申线为三级航道,京杭运河为三级航道,杭湖锡线为四级航道,东宗线为四级航道,新建湖嘉申线为四级航道,东苕溪、西苕溪为四级航道。加强西塞港区的铁公水中转码头功能。严格控制八里店港区的规模,并适时予以改造,整治城南港区;规划新建南浔港区(位于南浔物流园区)。
第六十四条 市区公路网规划
杭宁高速公路、申苏浙皖高速公路、申嘉湖高速公路和织里高速公路联络线,将构成环绕中心城区的高速公路环线。
规划G104公路为一级公路,其中湖州至长兴间为双向六车道;G318公路为一级公路,线位改至城市北部,其中湖州段为双向六车道。S11公路、环太湖风情大道、湖盐公路以及连接织里、和孚镇和菱湖镇公路为一级公路;菱湖至双林公路、南浔至练市公路及连接织里、石淙、善琏公路、连接轧村、双林、善琏、千金公路、菱练公路为二级公路。
第六十五条 城市道路交通总体发展指标
95%以上居民单程平均出行时间不超过30分钟;干道网密度2.7~3.0公里/平方公里,路网整体密度应达到5.5~6.5%,交叉口渠化率应达到80%以上;公交线网密度应达到3公里/平方公里。
第六十六条 中心城市道路功能区分为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
第六十七条 道路网框架
中心城区路网框架采用交通走廊、环状保护壳和方格网相结合的布局形式,基本形成三条快速交通走廊(北线快速路、中线快速路和南线快速路),“三横六纵”的城市框架性主干道和老城中心区的截流环线框架。
第六十八条 规划道路网指标
路网密度:快速路0.6千米/平方千米,主干路1.5千米/平方千米,次干路1.3千米/平方千米。
路网间距:主干道间距800~1500米,次干道间距400~800米。
第六十九条 城市公共交通
以中、大型公共汽车为主,部分安排小公共汽车线路。公交车拥有量应达到15~20辆/万人。城区公交线网密度应达到3.0千米/平方千米以上,公交首末站按大、中、小型进行规划控制。
第七十条 城市现代物流园区规划
中心城市共规划三处物流园区,西塞港储区北物流园区占地约85万平方米,南浔物流园区占地约45万平方米,中心城市南侧物流园区占地约35万平方米。
第七十一条 停车场规划
公共停车场规划总面积80万平方米。其中机动车停车面积72万平方米,自行车停车面积8万平方米。城市外来机动车停车场总占地30万平方米。市内机动车停车场规划总用地42万平方米。
第七十二条 城市广场规划
交通集散广场总面积10万平方米。游憩广场总面积25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