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滨河风貌区
吉安河滨河风貌区是城区东西向主要景观带,它包括水域、滨河绿带、桥梁、防洪堤、吉安路临街建筑五方面的景观内容。为了改变目前滨河环境杂乱、垃圾成堆、污水横流的现状,使其成为城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并显现滨河城市风貌特色,本次规划采取了如下措施:
疏浚河道,修筑防洪堤,既解决城区防洪问题又增加水乡特色。
为了稳定水位,使水景增色,在河床上设立滚水坝(橡坡坝),具体坝址须进行论证后确定;
防洪堤设计时应考虑堤形美化和垂直绿化;
在沿岸纵深地带开辟滨河绿带,使滨河两岸披上绿装;
拆迁北岸破旧建筑,开辟滨河道路,形成低层骑楼式街景风貌;
开通城区垂直河道的道路,做到显山露水,并使道路尽端形成沿岸景观节点;
结合新水厂建设,建立吉安公园,形成滨河沿岸开敞空间。
(3)工业建设风貌区
三发工业园区。每个厂区的绿地率必须达到30%以上,建设花园式工业园区,形成特色鲜明的城区出入口工业园区景观。
(4)城郊生态风貌区
建成区外围山林、园地、田野、水域组成的自然生态圈,形成生物多样化、风光旖旎的自然景观特色。
第69条 城区开放空间
城区开放空间主要由城区广场、城区公园和城区开敞空间构成。
1、城区开放空间
规划长途汽车客运站站前广场、县政府办公区前的行政广场,既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游行集会场所,又丰富了城市空间。为了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广场建设中要加强绿化配置,建成生态型广场。
2、城区公园
规划建设八个城区公园,均匀分布在城区,形成镶嵌于城区的绿色开放空间,为城区居民提供方便的服务;根据其不同的位置和自然资源条件,分别体现南国风貌、滨河特色、历史文化特色、民族特色等。
3、城区开放空间
城区广场、公园、城区周边的田园、森林及河流、绿带均是城区重要的开放空间。
第70条 景观节点系统
景观节点系统分为历史节点、地标节点和交会节点。
1、历史文化节点:由位于屯昌小学旁、文化公园东侧的屯昌县烈士纪念碑及此次新规划的体育运动中心和文化场馆组成。规划实施中应加强历史文化节点空间环境的塑造和历史遗迹的保护修善,保证四周环境的协调,体现城区空间的历史文化发展轨迹,延续城区的文脉。
2、地标节点:规划在长途汽车客运站、市民活动中心和滨河吉安公园分别设置突出特色景观的标志物。
3、交会节点:如高等级公路出入口通道(龙河路)与昌盛路改线段交叉口、东干路与龙河路交叉口、海榆中线公路在省地矿局701矿居民区的路口、东风路与昌盛路交叉口、西干道与昌盛路交叉口。规划实施中应加强交叉口的城市环境景观设计,塑造城市形象。
4、视觉走廊
规划以昌盛路构成的南北向商业发展轴、吉安河水域与滨河绿带组成,构筑成城区的视觉走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