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条
2020年远期规划医疗卫生用地面积13.75ha,占建设总用地面积的1.27%,人均用地面积1.53㎡/人。
第52条 教育科研设施布局
规划在城南生活居住区东部建立教育科研基地。
现有中小学、幼托基本保留不变,对用地规模不够的按国家规范要求尽量补足其用地面积;并结合城区发展的需求,按人口规模、服务半径的要求在各居住区内合理安排中小学和幼托设施用地,使其规模化、正规化,实现教育发展目标。在规划期内,在现有屯昌中学的基础上,在城北居住区西北角新设立城北完全中学,原有红旗中、小学保持不变。小学原则上1个居住小区配套一所,城区共配套7个小学。
第53条
2020年远期规划教育科研用地面积59.5ha,占建设总用地面积的5.51%,人均用地面积6.61㎡/人。
第54条 体育设施布局
规划在文赞水上公园北部设立县级体育中心,配置室内运动场馆和室外运动场地;另外在各居住区内结合居住区中心绿地或居住小区中心规划社区运动场地,按人口规模和服务半径配套。
第55条 2020年远期规划体育设施用地面积17.39ha,占建设总用地面积的1.61%,人均用地面积1.93㎡/人。
第九章 城区综合交通规划
第56条 对外交通规划
(1) 根据省域公路交通规划,有一条高等级公路从城区以西通过,其走向大体平行于海榆中线公路,省公路勘察设计院提供的“工可研”图件所示的该高等级公路与城镇出入口连接通道,从城区西北部自屯昌公园(包密头)北侧接现有屯昌——琼海公路(龙河路)
(2) 连接通道西延接大拉——屯昌——琼海省级公路东西向干线,其等级为二级路
(3) 昌盛路从海榆中线公路龙河路路口分离出去,改线路段自公园(包密头)门口径直往北连接高等级公路屯城镇出入口通道,使出入城区的车辆快速通过。
(4)屯昌---琼中(黎母山)公路改造升级,规划为二级公路。
(5)海榆中线公路城区段从昌盛路迁移至东干路,改线路段从城北龙河路路口开始,经东干路跨越吉安河新桥,至省地矿局701矿居民小区路口为止。
(6) 为了改善城区客运交通条件,适应快速增长的交通发展需要,将现有长途汽车客运站搬迁至东干路与东风路交汇处西北侧,其用地面积为4.0ha。该处既方便城区居民出行,又能最大限度减少对城区中心的干扰。

屯城镇道路工程规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