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管网
统一规划,分期建设,避免重复建设。管网布置以环状为主,枝状为辅。
管网建设应与用地规划和水厂建设相结合,逐步扩大集中供水的范围和规模。

第十一章 中心城市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目标
逐步改善TRANBBS城市主要控制区域如居住区、风景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地的环境质量,全面控制重点行业的污染,对省、市重点污染源进行限期治理,削减污染物排放量,关停并转迁或限产一些重污染企业。重点污染地区内污染物的排放总量控制在国家和行业规定的总量指标内,把温州市建设成为环境清洁优美的生态城市。
1.在TRANBBS规划区内,瓯江温州段的水质应达到Ⅱ~Ⅲ类水质标准,市区内河水质也应逐步恢复到国家Ⅲ类地表水水质标准,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为国家Ⅱ类地表水水质标准,近海水域生物资源保护区的海水水质保持在Ⅰ类水质。
2.市区大气环境质量为Ⅱ级或好于Ⅱ级,郊区大气环境质量应达到Ⅰ级。
3.生活垃圾和粪便实现总量100%无害化处理。
4.规划区不同区域的噪声都应满足规范所确定的噪声标准,居住文教区噪声达标区覆盖率为100%。
水环境
1.通过清淤、截污、引水、治污、绿化等工程,对市区内河和温瑞塘河进行综合治理,使河道水质及沿线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2.合理规划城市用地,对工业用地实行集中布局,以利于污水的集中处理,在规划区的东片可布置废水排放量大的工业。
3.加快污水管网系统和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步伐,提高污水处理率,近期建设完成杨府山污水处理厂工程。
4.取缔“十五小”污染工厂企业,积极推广清洁生产工艺,并实现污水资源化。
5.加强对瓯江两岸和沿海污染源的防止与控制,使近海保持良好的海洋生态环境。
大气环境
1.全面推广低硫煤、洁净煤和其他清洁燃料,严格控制工业用煤的含硫量,减低二氧化硫排放量和酸雨的发生频率。
2.对大气污染物排放大户进行重点治理, 大型电厂应配备先进的除尘设备和脱硫工艺。 对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进行调整, 对产业结构进行升级, 逐步淘汰严重污染大气的落后工艺和设备。逐步把污染工业和噪声严重的企业从旧城区迁出, 可在七里片适当布置一些废气排放量大的工业。
3.推广使用清洁燃料,提高油品质量,加强对机动车尾气污染的治理。
4.限制陶瓷制造和高污染建材企业的发展,减少氟化物的排放量。
5.对重点区域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应实行总量控制,保证大气环境质量。
声环境
1.强化城市噪声控制管理工作,健全有关法规,严格执法。
2.控制社会、生产经营活动和建筑TRANBBS施工噪声,减轻噪声扰民现象。施工作业时间应避开居民的正常休息时间;在居住稠密区施工作业时,尽可能使用噪声低的施工机械和作业方式。
3.通过合理规划城市用地布局,解决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的混杂现象,把工业噪声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