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中高强度开发地区
此类地区的毛容积率在1.0~1.5之间,建筑密度<35%,可局部建设高层建筑。这类地区主要是居住、商业混合区。
3.中等强度开发地区
此类地区的毛容积率在0.5~1.0之间。建筑密度<40%,可建设少量高层建筑,以多层建筑为主。这类地区可能是居住、工业、仓库、对外交通、文化教育等用地功能区。
4.低强度开发地区
此类地区的毛容积率在0.1~0.5之间,建筑密度<45%。这类地区以低、多层建筑为主,可能是居住、旅游、休闲、文教、高新365JT技术产业研发园区,且属于污染防治要求极高区域。
5.极低强度开发地区
此类地区的毛容积率在0.1~0.001之间, 绿地率应大于98%,这类地区排斥工业、仓库、对外交通等城市功能,其建设活动要经过生态环境影响评估、交通环境影响评估确定无碍后方于进行。
6.开发强度控制特别区
主要指旧城地区,同时也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规划的基本原则是适当疏解该地区人口,开发强度不宜过高,不可太低,必须保证旧城的活力、人居环境的改善、历史文化的体现。

第十七章 中心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用地发展方向
主城区适当向西发展,永强副城区以建设龙湾中心区与滨海新区为主。
开发原则
成片开发,开发一片,成熟一片,滚动发展;新区建设兼顾旧区改造;环境先行,优先建设市政基础设施,改善交通环境及绿化景观环境。
住宅建设
主要集中在瓯海片、鹿城片,重点开发区域为瑶溪、七都岛、南塘、瓯海中心区及塘下中心区,新区住宅建设应以完整的居住小区及组团进行建设。老城近期宜进行局部改造,不宜大拆大建。
绿地建设
以改造环境为主,结合水系整治和山体恢复,重点建设三垟水网-大罗山生态园、西郊森林公园、黄龙公园、翠微山公园、汇昌河水上公园、白鹿洲公园、河泥荡公园等。
结合旧城改建和温瑞塘河的整治,在有条件的河道两侧开辟街头绿地;在新中心区中结合市民广场建设适宜活动的公共绿地。
绿地建设与城市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体现“三轴、三沿、三连”的总体思路,体现山水文化,体现城市特色,完善绿色城市开敞空间系统。“三轴”为“瓯江人文景观轴、城市中心意向、楠溪江——温瑞塘河山水文化轴”。“三沿”即“沿江、沿河、沿山”。三连为“连接、连片、联动”,把公园绿带连接起来,形成整体环境效益,建设上也能承前启后,滚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