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需保护的文物保护单位及山河
国家级、省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共86处,及华盖山、积谷山、海坛山、郭公山、松台山、巽山、西山、杨府山、翠微山、江心屿、瓯江、广化河、勤奋河、九山外河、小南门河、温瑞塘河、蝉河、花柳塘河 、山前河、龟河、黄洋陕河。
需保护的其他内容
1.需保护“东庙、南市、西居、北埠”的古城格局。
2.需保护的轴线
(1)以瓯江和望江路为联系通道的轴线。
(2)以古城墙绿化带为轴,串联各个历史文物古迹以及眺望城市重要标志景观点的轴线。
(3)以蝉街、五马街、公园路、鼓楼街及城西街为核心的传统商业轴线。
3.需保护的视廊
分别为江心屿至郭公山、海坛山、谯楼、信河街视廊,以及九山湖连通郭公山、松台山和海坦山连通华盖山、积谷山视廊,谯楼至华盖山,松台山、积谷山至五马街视廊。
4.需保护的区域
(1)城市格局保护带: 由积谷山、华盖山、海坦山、郭公山、松台山(含九山湖)保护带组成。
(2)江心屿历史文化保护区。
(3)五马街、解放北路传统商业街区。
(4)永宁巷历史街区、庆年坊近代民居街区。
(5)城西街、墨池坊历史风貌保护区。
第十四章 中心城市景观规划与城市设计
山体周围的建设
严格控制山体周围的建设,保证城市中的山体为市民提供开敞空间。拆除沿景山和牛山边缘的建筑。黄石山和大罗山严格禁止沿山边的建设。建设以郭公山、松台山、海坛山、华盖山和积谷山为基础的环城公园。
景观标志、视廊
景山、牛山和杨府山为重要的景观标志,要严格控制周围的建设密度和高度,保证视线走廊的通畅。龙湾永强片区的建设中要注意协调建筑和黄石山的关系,控制通往大罗山的视线走廊。
瓯江岸线景观
严格控制对于瓯江岸线景观影响较大的滨江开发建设。对建筑的高度、体量、色彩、材料、整体造型、屋顶形式等方面要通过编制城市TRANBBS设计进行管理和引导。
滨水景观
开辟贯通瓯江岸线的江滨路作为景观道路。对滨江绿地,江滨路的建设应统一设计,方便市民的使用。
重点保护四纵三横的水系作为城市开敞空间系统的一部分,河道两侧各建设宽10~50米左右的绿化带。四纵河为葡萄河、勤奋河、勤奋水闸,温瑞塘河、龟河、灰桥水闸,横渎河、上陡门河、黎明水闸,三垟河、蒲州水闸;三横河为双桥河、水心河、小南门河、洪殿河,西山河、吕蒲河,划龙桥河。其余河道两侧也应保留8--30米左右的绿化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