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条 市域历史文化环境保护
全市划为五个历史文化环境保护区:
1、中心城区历史文化环境区:保护山水融为一体的唐宋时期古城风貌及重要文物古迹。
2、千佛——老观历史文化区:重点保护红军石刻、标语及千佛岩造像、老观、千佛古镇。
3、水观历史文化区:重点保护永安寺、阆南苏维埃旧址和红军标语群。
4、柏桠历史文化区:重点保护天宫院、袁天罡、李凉风墓及古天文遗址、青岩洞石刻。
5、思依历史文化区:主要保护五龙庙、木兰墓、思依山寨址,恢复至剑阁的黄柏古道。
保护重点及保护措施:中心城区主要是保护山水城融为一体的城市格局和唐宋时期的古城风貌及其重要的文物古迹。千佛、老观主要保护狮子乡红军标语、丰占、圆宝岭等革命历史文化和佛耳岩摩岩造像、千佛岩摩岩造像等宗教文化遗存及老观、千佛古镇。水观历史文化区主要保护三庙红军标语群、阆南县苏维埃旧址。根据文物保护“四有”原则:一、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二、有标志有说明;三、建立记录档案;四、设置专门的机构或专人负责管理(详见文物古迹保护规划说明)。
此外,对不宜原地保护的具有一定文物价值或历史价值较高的古建筑,可选择迁建或作其他历史纪念性建筑。但必须作好规划设计,经文化主管部门审定后,方可拆迁改建。未经其批准,使用方、产权方和非职能部门上级领导一律不准单方擅自拆除,否则按《文物保护法》等国家法令论处。
第二十条 优先开发六大旅游资源
1、风水古城旅游资源
2、三国文化旅游资源
3、宗教文化旅游资源
4、科学文化旅游资源
5、传统产业旅游资源
6、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第二十一条 市域旅游组织
主题形象旅游线路:依托核心景观锦屏山、滕王阁、蟠龙山、古城等,形成以风水文化、民俗风情为主题的观光科考旅游线。
历史文化线路:(1)三国文化线:以张恒侯祠为依托;(2)古城文化观光游:以阆中保存完好的1.5平方公里为核心。
休闲娱乐线路:(1)嘉陵江休闲游:以嘉陵江沿岸的电站、古城、白塔、黄家花园、东山园林等为主景;(2)以天宫院、升钟水库为主景的西面休闲线路;(3)蟠龙山森林公园休闲避暑线;(4)云台山水旅游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