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电力规划
负荷预测到2005年为11.13万千瓦,年用电量4.65亿千瓦时;到2010年最大负荷24.46万千瓦,年用电量9.30亿千瓦时;到2020年28.8亿千瓦时,最大负荷58.0万千瓦。
电源开发重点是装机9.3万千瓦金银台水电站的建设,同时对宝珠台电站(2×320千瓦)、三岔沙(2×200千瓦)和千佛、石滩、河滩等电站改扩建,达到全市10.24万千瓦装机,年发电量5.42亿度,不足处由国家电网补充。
国家电网由220KV引进,地方电网以110KV为主网,35KV为骨干,达到220KV变电站一个(七里),110KV变电站3个(城郊、黄土坡、石滩),每个镇一个35KV变电站的全县完善电力网络。
城郊变电站由35KV扩建,变电容量为2×50000千伏安,110KV出线一回与金银台水电站出线相联。石滩变电站亦由35KV扩建,变电容量2×25000千伏安,110KV出线回与金银台电站出线相联。
全市改造已有35KV变电站包括江南、石滩、城郊、思依、柏桠、河溪、金垭、二龙、千佛九个,规划10KV开关站升为35KV变电站的有罗家滩、陈家滩两个,新建35KV变电站老观、洪山两个。
3、电信规划
2020年全县电话普及率达到25%,装机门数22.5万门。其中市话普及率60%,装机18.0万门,农话10%,装机4.5万门。
按容量系数1.33计全市交换机容量为24万门,其中市话16.9万门,农话5.6万门。
以南充C3本地区网为基础,建成以市区汇接局为中心,以兰渝线为干线,辐射全市各乡镇的市区交换网,并逐步形成数据通信网、N007信令网、数字同步网和电信管理网。
加强移动电话基站建设、传呼业务和农村电话市场及互联网通信市场建设。发展公用电报系统,建成用户电报及低速数据通讯网,利用公用电话交换网发展中速数据业务,推广三类传真机,逐步使用电视会议系统。
加强阆中古城和各旅游景点通讯设施建设。
4、邮政规划
健全和完善各乡镇邮政局、所。市区设邮政局,二级城镇设邮政支局。推进邮政实物传递网、邮政综合计算机网在全县的覆盖率和运行率,邮政利润保持8%的递增率。
加强邮政基础设施建设,配备机械化、自动化装置,改进邮政运输条件,自办邮政交通,加快邮件的传递速度,改善邮件业务处理的劳动条件,提高处理能力。加快全市城乡邮政通信网络建设,实现村村有信箱,包裹、报刊投递到组、到户,形成四通八达的现代化邮政通讯网络。
加强市区和旅游景点的邮政服务设施配套建设。
5、给排水规划
市区原有三元街水厂和沙溪水厂两个,日供水量设计能力分别为1.2和3.0万吨/日。规划增设水厂1个,日供水量15.0万吨/日,水源取自嘉陵江。
6、供气规划
近期发展和完善有输气管线的沿线城镇用气系统,包括柏桠、彭城、双龙、市区,预计发展1万户。
远期逐步发展以思依、千佛为重点的天然气管网系统或石油液化气。
供气方式为中压一级供气系统,设楼幢调压箱。
第十八条 市域自然生态环境保护
1、保护和恢复植被,加大绿化力度。
2、加快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加大水土保持力度。
3、逐步消灭荒芜土地。
4、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抓好封山育林、林带建设和生态公益林建设,强化森林科学管理。
5、狠抓工业“三废”治理,坚持能治则治,不能治则关、停、并、转的原则,达到国家现行的工业排放标准。
6、处理好城市生活污水和垃圾,实现城市垃圾处理率为100%,废水排放达国家二级标准。
7、发展清洁能源,加快农村生活环境卫生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