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扩建黄浦路、二郎庙、龙王嘴、南太子湖、沌口和汤逊湖等污水处理厂,续建三金潭、汉西、黄家湖、落步咀、纸坊、阳逻污水处理厂,新建北湖、蔡甸、纱帽、前川、邾城、梁子湖、盘龙城和化工新城等污水处理厂,使二级污水处理能力达到274万吨/日。重点完成后湖地区、王家墩地区、金银湖地区、四新地区、环沙湖地区、杨春湖地区、白沙洲地区、南湖地区污水收集系统建设。实施南湖、墨水湖、水果湖及茶港周边地区污水截流工程。
194.建设500千伏汉口变电站和武东变电站,初步形成鄂东500千伏双环输电网络。建设阳逻、东西湖、何湾、化工城、龙泉、金口、汉南、常福、乙烯专用变、玉带门、德胜塘、王家墩、七里庙、鲇鱼套、沙湖、北洋桥等16座220千伏变电站:将110千伏先锋变电站升压为220干伏变电站。改扩建江滩、岳府湾、展览馆、民生、李家墩和锅顶山等220千伏变电站。在主城区建设新建或改扩建110干伏变电站60余座。
195.建设陈家冲卫生填埋场和锅顶山、群力村垃圾焚烧发电厂,新增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总规模为7300吨/日。在主城区建设10座中型垃圾转运站,新、改建公厕500座。
实施天然气管道长江穿越工程,完成沿三环路高压环网建设,建设北部新城组群、江夏、蔡甸等区域高压管道;实施城市外环超高压天然气管道和液化天然气接收站一期工程,完善和改造城区配气管网;完成武昌焦炉气供应区域天然气置换;建设33处天然气汽车(CNG)加气站。
六、生态环境和绿地系统建设
196.以“两江四岸”绿色观光带建设为重点,完善长江两岸江滩绿带建设,启动汉水(南岸咀一江汉二桥)两岸的绿带建设。加强东西向(米粮山一马鞍山),山体的保护,实施龟山、蛇山、洪山等山体的显山透绿工程。
加强东湖风景区现有景区的升级改造,完成落雁景区建设,加快建设九峰城市森林保护区。推进城市水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继续实施“汉阳六湖”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启动“武昌大东湖水系”水生态修复示范区的建设,进行南湖、沙湖等湖泊的环境综合治理。
197.加快城区园林绿地建设和绿地的合理分布,继续推进“绿满滨水、显山透绿、景观道路、亲民绿化”四大工程。以武汉动物园改扩建为基础,扩大建设墨水湖公园。建设王家墩、南太子湖及汉水乐园等市级大型公园;建设后湖公园、白沙洲江滩公园、黄孝河公园等若干中型城市公园。实施解放公园、青少年宫、龟山公园、蛇山公园等绿化改建工程。
加强人工造林、防护绿化和森林绿化的建设。完成三环路绿化隔离带、城区铁路沿线绿化隔离带、外环高速公路环城森林生态改造工程和木兰生态旅游区道路和盘龙城造林绿化工程。实施木兰山、青龙山、龙泉山、将军山、嵩阳山、九真山等风景旅游区和森林公园的整合改造。
七、旧城改造与新城建设
198.实施盘龙城遗址公园、首义文化区、昙华林一农讲所片历史街区、一元片历史风貌区、汉阳旧城风貌区、汉正街历史风貌区等保护性综合开发项目,完成归元寺、长春观的改扩建工程,着手古德寺周边环境整治。2010年前基本完成中心城区旧城改造,完成中央活动区内的“城中村”改造工作,基本完成对主城区危险品仓库区和古田等有污染的化工区的搬迁工作。
近期加快武汉新区建设,吸引生产性服务职能入驻,提高后湖、谌家矶地区的基础设施服务水平,将其建成为功能完善的新型城市组团,同时启动常福、阳逻、盘龙、吴家山、豹澥、流芳等外围地区的开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