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综合交通建设
191.完成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武汉火车站、武九电气化改造、武康增建第二线、武广客运专线、郑武客运专线、沪汉蓉快速客运通道、武汉北编组站和吴家山集装箱中心站等项目建设;改扩建汉口站、改造武昌站为综合交通枢纽。
新建续建武英、武麻、汉孝、武荆、汉蔡、汉洪、青郑、武鄂、城市外环和大广高速公路武汉段等10条高速公路,总里程308公里;新改建国省干线12条,总里程191公里;新改建一般公路干线51条,总里程596公里;乡级公路改造200公里;建设通150人以上的自然村(湾)公路4800公里。
完善公路客货运设施建设,配合武汉站建设和武昌、汉口车站改造,布局青山、汉口、武昌公路客运中心,新建新荣村、古田、关山、青菱、永安堂客运枢纽站,搬迁新华路长途客运站,汉正街客运站随汉正街批发功能西移逐步迁至古田。新建、续建刘店、蔡甸、郭徐岭、张家湾、郑店、关山、阳逻货运枢纽站。
新建改建阳逻、汉阳、沌口、林四房、北湖、武钢工业港等港区,基本实现集装箱、石油及液化气、矿石、煤炭、汽车滚装等专业化和机械化,建成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基本框架。
完成天河机场第二航站楼、区域性快件集散与分拨中心建设;拓展武汉航线,形成国内直达航线、国内经停航线和国际航线构成的干支结合的航线网络。
192.继续畅通一环、建设二环、建成三环,新建、改造拦江堤大道、金桥大道、解放大道上延线、解放大道下延线、郭琴路、珞狮南路、文化路、武咸路、中北路延长线、雄楚大街等放射路。新建、改建南泥湾大道、梅子路、复兴路、武青四干道等37条三镇主次干路。完善建设王家墩、后湖、武汉新区、谌家矶、北湖等区域道路网络。改善拥堵路口交通条件,配合环线及放射路建设,新建、续建付家坡、梅家山、新墩、常青、姑嫂树等40余座立交。
建成青岛路隧道、天兴洲长江大桥,建设二七路、古田桥等过江通道工程。启动杨泗港过江通道和马鹦路过江通道前期工作。
建设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2号线一期、4号线一期工程,开通港桥头至武昌火车站、王家墩至付家坡、竹叶山至岳家嘴、武汉体育中心至汉口火车站4条公交快线。新建邓甲村、庙四湾、关山、白玉山4座保养场。改建汉口火车站、古琴台、武昌火车站、鲁巷4座大型公交枢纽站,新建循礼门、新荣村、王家墩、武汉火车站、三层楼、付家坡、岳家嘴等7座公共交通大型枢纽站。新建三金潭、滨江苑、武汉体育中心、永安堂、大堤口、洪山广场、大彭村、青菱等8座中型枢纽站。新建太平洋、利济路、后湖、黄浦路西、罗家港、梅子路等6座小型枢纽站。新建、续建公交首末站及停车场18座。
以一环路内停车矛盾较为突出的商业区、办公区停车场建设为重点,建设公共停车场(库)。2010年,主城区提供公共停车泊位7—9万个。
五、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193.扩建堤角、沌口、白沙洲、纱帽、蔡甸、阳逻等水厂,新建化工新城水厂,启动梁子湖水厂建设。配套建设后湖、宋家岗、梅子路、三环路、流芳、常福等6座给水加压站。
新建常青二期、后湖四期、谌家矶、四新、杨泗港、兔子咀、倒口、罗家路二期和工业港等泵站,扩建改建汉钢西、黄浦路、民生路和下新河等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