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污水
160.建设以雨污分流为主的城镇污水系统。至2020年,主城区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污水管网收集率达到85%以上;新城及新城组团、中心镇和一般镇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80%、70%和60%以上,污水管网完善率达到70%以上。逐步提高污水处理厂处理等级,排入江河的处理厂尾水水质达到国家一级B排放标准;排入湖泊等封闭水体的处理厂尾水水质达到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
161.主城区新、改、扩建三金潭、汉西、南太子湖、黄金口、沌口、黄浦路、落步咀、二郎庙、龙王嘴、黄家湖、北湖、汤逊湖、沙湖等13座污水处理厂。新城组群新建前川、盘龙、横店、武湖、刘家台、蔡甸、黄陵、纱帽、九峰、纸坊、金口、郑店、化工新城、阳逻、邾城等15座污水处理厂。在中心镇和一般镇因地制宜建设污水处理设施。至2020年,全市污水处理厂(设施)处理能力达到465万吨/日。
按照“无害化、减量化、稳定化、资源化”的原则集中处置城市污泥,至2020年,都市发展区污泥处理(处置)设施总规模达到2800吨/日。
162.加快主城区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和雨污分流管道改造,逐步缩小合流区范围;远离城市污水收集系统的污染源,采取分散独立处理方式,达标排放。
冶金、化工、造纸等高耗水企业生产废水实行厂内独立处理,达标后排入地表水体。一般企业生产废水实行厂内预处理,达标后排入市政污水管道。
五、供电
163.至2020年,人均年社会综合供电量达到6500--7000千瓦小时,全社会年用电量达到670亿千瓦小时,最高用电负荷达到1420万千瓦。
164.发挥地方电厂调峰作用,扩建阳逻电厂,改、扩建沌口热电厂、武昌热电厂、青山热电厂和关山热电厂,至2020年,本地发电能力达到557万千瓦。
依托华中电网,新建汉口、武东、江夏、东西湖和新洲5座500千伏变电站,形成武汉多电源500千伏双环电网的安全供应网络,提高供电可靠性和安全性。完善城市220千伏配电网的建设,实现220千伏电网的分层、分区供电。在主城区新建玉带门、北洋桥等19座220千伏变电站,将先锋、宗关变电站升压为220干伏变电站,新改扩建110千伏变电站70余座。在新城组群建设阳逻、东西湖等17座220千伏变电站。
165.控制和保护电力设施廊道,主城区内原则上不再新建各类架空电力线,对现有10千伏以下架空线以及影响城市建设的110千伏以上架空线应逐步改造入地。
六、燃气
166.不断扩大城市燃气管网覆盖范围,满足城市各种燃气需求,形成以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为主、人工煤气为辅的燃气供应系统。2020年都市发展区管道燃气普及率达到80%以上,全市居民燃气气化率达到95%以上。
2020年全市天然气年需求量超过30亿立方米,液化石油气年需求量超过30万吨,人工煤气主要供应工业和商业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