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您的位置:首页 >>案例 >>总体规划 >>
 
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文本

时间:2009-05-13  来源:汉网论坛  作者:

 
李铁:被误读的城镇化 2013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2013年4月29-5月5日 张家界城镇体系规划
难题与对策: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长沙天心城市设计
 

九、社会福利设施

113.应对老龄化趋势,提升社会养老设施的建设标准,新建3个大型和6个中型老年康乐中心,在全市因地制宜地布局福利型及消费型老龄公寓,扩大老年公寓的建设比重。规划至2020年,武汉市每干名65岁以上的老人拥有床位60张。在公共设施建设中,增加老年人的就医、康复等配套设施建设。

关注弱势群体,新建市优抚服务中心,建设流浪儿童救助中心及救助分站,增建2所儿童福利院。

新建市级备灾中心,搬迁汉口殡仪馆、青山殡仪馆,在城市外围生态绿楔范围内选址建设6处墓园,总规模为160公顷。

十、特殊公共设施

114.适应武汉对外开放和国际交往的需要,在墨水湖周边布置武汉领事馆区,占地100公顷,重点安排外国领事馆、国际组织机构以及相关配套服务设施。

115.保障军事、保安等特殊部门职能的有效行使,在维护现有特殊用地功能正常发挥的基础上,予以适当调整和完善。在外围新城组群内预留特殊用地,以满足特殊部门的发展需要。

根据平战结合的要求,保护和完善战备防空、军事训练、后勤保障等军事设施和安保设施,确保军事设施等要害部位的安全保密和使用效能。提高战时防空抗毁能力,保存战争潜力。防止恐怖袭击,提高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

第九章 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一、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原则和目标

116.坚持生态保育、生态恢复和生态建设并重的原则,不断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重点划定生态用地,扩大城市绿地面积,充分利用山水园林条件,形成多样化的园林绿地系统:加强整治现有各类污染源,严格控制新增污染源;建成由低密度建没区、城市绿地、山林、水面、风景区、农田等共同构成的生态框架。至规划期末,把武汉建设成为富有滨水城市特色的山水园林生态城市。

二、市域生态框架体系

117.整合市域山体、湖泊、湿地、森林、城市绿地、农田、风景区等生态要素,规划形成“两轴两环、六楔入城”的生态框架。

以长江、汉水及蛇山、洪山、九峰等东西向山系为“十字”型山水生态轴;以三环路防护绿地为纽带,串联严西湖、大小长山、汤逊湖、后官湖、金银湖、天兴洲等自然山水资源,严格控制建设活动,建成串珠状绿化隔离地带,形成主城区外围生态保护圈;以三环路防护绿地为纽带,加强对市域木兰山、道观河、沉湖、索河、梁子湖、斧头湖、涨渡湖、武湖、青龙山等大型森林、水体和湿地的保护,加强生态保育,构成都市发展区的生态保护圈。

118.规划控制道观河一大东湖、木兰山一武湖、府河、长河一后官湖、鲁湖一青菱湖、梁子湖一汤逊湖等6片放射状楔形生态绿地,建立联系城市内外的生态廊道和城市风道,并深入主城区核心,以改善城市热岛效应。

大东湖绿楔由道观河风景区、涨渡湖湿地保护区及大东湖风景区等连接组成;武湖绿楔由木兰生态旅游区、滠水生态带、武湖生态保护区及天兴洲郊野公园等组成;府河绿楔由巨龙湖、柏泉风景区、府河绿化带及金银湖郊野公园等组成;后官湖绿楔由索河风景区、九真森林公园、后官湖郊野公园、龙阳湖一墨水湖风景区等组成;青菱湖绿楔由斧头湖一鲁湖湿地自然保护区、青龙山森林公园及青菱湖科教植物园等组成;汤逊湖绿楔由梁子湖湿地保护区、龙泉山风景区、汤逊湖郊野公园等组成。

 
上一页 页码:[<< 1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35 >>] 下一页 共35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更多关于 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文本 的资料
· 顶级专家会聚江城 为武汉产业空间顶层设计把脉 [2016-04-27]
· 武汉市规划综合消化建筑垃圾 [2016-04-21]
· 武汉“十三五”期间深化“1+6”城市格局体系规划 [2016-02-03]
· 国务院批复同意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6-01-20]
· 武汉构建国内最大城市生态湿地群 [2016-02-03]
 
热点专题

资源型城市生态化转型道

进行中的“京津冀一体化

智能交通让城市发展更美

楼房坍塌,“快餐式建筑
行业人物.
学术论文
电子图纸
工程案例
丹佛艺术博物馆住宅
The Museum Residences是由美国著名建筑师Daniel Libeskind设计的。… [详情]
软件下载
考试信息
规划论坛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  指定合作网站   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官方网站
主办: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CSUS)  承办: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Add to Google
Copyright ©2007-2009 CITYUP.ORG.All Rights Reserved. 
通信地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北附楼312室(100835)
联系信箱:cityupcityup.org  传真电话:010-88585380
服务热线:010-88585610/11/12转803  QQ:325178919  325178913
版权所有: 都市世界-城市规划与交通网
京ICP备12048982号-3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0994号
关闭欢迎关注都市世界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