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完善中南路、钟家村两大市级商业中心,新建四新、鲁巷、杨春湖等3个市级商业副中心,在青山、后湖、南湖等大型居住区、交通枢纽地段,规划建设30个左右的社区商业中心。按照服务人口3-5万人、服务半径500米左右的标准,规划建设便民超市和商业服务网点。
以江汉路为中心,向周边扩展,形成环境宜人的步行商业街区。改造提升汉正街、解放路、显正街等传统商业街,建设完善沿江大道、吉庆街、万松园路、京汉大道、香港路、台北路、鹰台路、广八路、关山路等现代商业街,发展一批专业商业街、旅游商业街、城镇特色商业街等。
100.建设以全国性、区域型大型市场为骨干的武汉商品流通市场体系。以大运量交通为支撑,建设阳逻、北湖、常福、郑店、武汉空港、走马岭等6处大型物流市场群(带),丹水池、后湖、汉西、舵落口、十升路、沌口、杨泗港、青菱、关山、和平等10处中型专业市场区,以及各类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交易市场。取缔占道、扰民的市场,鼓励小型市场向专业店和仓储式商场转变,一环路以内的商品交易市场逐步外移。
按照专业化、特色化、室内化的要求,进一步改造提升汉正街小商品市场,增强辐射功能,改善对外交通条件,积极引导配套的生产、仓储功能向汉水上游交通便利的地区聚集。
四、金融博览设施
101.构建王家墩一建设大道、中南一中北路2个金融贸易区,集中布局金融、证券、保险、信息、咨询机构,形成辐射中部地区的金融中心。结合城市中心、副中心和组群中心,建设相对集中的商务办公、商务旅馆和写字楼。
102.大力提升武汉的会议博览功能,在四新地区建设集博览、会议、旅游于一体的博览中心。在王家墩布局商务会展中心,在豹澥建设科技会展中心,提升完善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形成“一主三辅”的大型会展设施体系。在喻家山、后官湖、金银湖、丰荷山等地区选址建设大型会议中心。
五、文化设施
103.规划建设东湖、月湖、首义、南岸咀、沙湖、汉口等6处大型文化艺术区和四新、杨春湖、关山等9处中型文化中心。其中,依托省博物馆、省艺术中心等,建设以文博展览、现代传媒为主的东湖文化艺术中心。依托琴台、月湖,建设月湖文化艺术区。依托红楼、起义门、紫阳湖公园等,建设以辛亥首义为主题的首义文化区。建设凸现武汉两江交汇、滨江特色的南岸咀市民文化活动中心。建设集影视、传媒制作为一体的沙湖现代艺术区。依托沿江大道、中山大道、京汉大道,结合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开发,形成具有展示、教育、艺术、博览、演艺等功能的汉口综合文化区。
104.推进以现代传播手段为特色的经营性文化事业发展,完善和提升各类文化艺术活动场所功能,改善文化事业团体的创作场地条件。
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扩建省、市图书馆,改建市美术馆,新建、扩建各区图书馆,大力加强全市文化馆、剧场、电影院、青少年宫和社区青少年活动场所等文化设施的建设,适度发展演艺厅、游乐场馆、大型主题文化公园等各类文化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