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您的位置:首页 >>案例 >>总体规划 >>
 
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文本

时间:2009-05-13  来源:汉网论坛  作者:

 
李铁:被误读的城镇化 2013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2013年4月29-5月5日 张家界城镇体系规划
难题与对策: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长沙天心城市设计
 

(2)推行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土地开发模式(TOD),重点建设以城市快速路、骨架性主干路、轨道交通构成的“双快一轨”复合交通走廊,引导城市空间有序拓展。调整主城区交通与用地布局,提高土地复合利用效率,实现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协调发展。

(3)加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和地面快速公共交通系统,优化调整常规公共交通线网结构,保障公共交通设施用地,继续推进公共交通运营和管理机制改革,确立公共交通在城市客运交通中的主导地位。

(4)充分利用信息化与智能化技术,提高交通管理水平和交通系统运行效率;实施区域差别化交通管理政策,强化交通需求管理。创造良好的步行和自行车交通条件,大力发展城市绿色交通系统。

二、对外交通

66.建成天河机场第二航站楼、第三航站楼和第二跑道,进行机场第三跑道的建设准备工作,加强空港配套设施建设,积极培育和发展国内国际航线,将天河机场建设成为辐射全国、面向国际的大型枢纽机场和航空物流中心。至2020年,形成3000万人次、40万吨货物吞吐量的年运输能力,远景发展成为拥有四条跑道的大型复合枢纽机场。规划期末,考虑建设武汉第二民用机场或整合其他军用机场为军民合用机场的可能性。

提高天河机场进出场道路疏散能力,将现有机场路改造达到高速公路标准,建设天河机场与汉十高速公路的快速联络线,建成机场第二高速通道。

67.提升武汉铁路枢纽作为全国四大铁路枢纽、六大客运中心之一的地位。规划至2020年,形成以京广客运专线、沪汉蓉快速客运通道、京广线、武九线、汉宜线和武康线为骨架,衔接北京、西安、重庆(成都)、广州、南昌(福州)、上海等六个方向的特大型环形铁路枢纽格局。开通联系周边及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城际列车。

铁路客运系统形成“两主(武汉、汉口)一辅(武昌)”的布局,新建武汉站,改扩建汉口站,改造武昌站,远景配合第三过长江通道预留新汉阳站。铁路解编系统按“一主(武汉北)两辅(武昌南、武昌东)”的布局,新建武汉北编组站,预留武昌南编组站扩建条件,保留武昌东编组站,调整江岸西编组站功能。扩建舵落口、流芳货场,建设吴家山集装箱中心站;新建沌阳、新店、大花岭、滠口等综合性货场;与长江水运相结合,预留建设集装箱第二中心站的条件;逐步将主城区二环路以内货场外迁。适时废除徐青工业支线,预留至军山、金口的铁路专用线。

68.武汉公路网络由国家、区域、市域和村镇四级公路组成。规划至2020年等级公路网总里程达到10000公里以上,公路网密度达到130公里/百平方公里。

国家干线网络由国家高速公路组成,2020年形成由京港澳、沪蓉、沪渝、大光、福银等5条国道主干线和外环高速公路组成的环形放射式国家干线公路网络。区域干线由区域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组成。2020年建成武英、武麻、汉孝、汉蔡、汉洪、青郑、汉鄂、古田至东西湖等8条高速出口公路,新建、改建106国道、107国道、316国道、318国道等四条国道武汉段及黄土、黄孝、阳福等一级公路。市域干线由二级或二级以上公路组成,主要承担市域内各城镇、对外交通枢纽、风景区的交通联系。村镇道路由三级、四级公路组成,重要服务于一般乡镇之间、村镇之间的交通联系。村镇道路连通所有中心村。

 
上一页 页码:[<< 1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35 >>] 下一页 共35页


打印】 【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更多关于 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文本 的资料
· 杨雄谈上海城市总体规划 对接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 [2016-06-16]
· 顶级专家会聚江城 为武汉产业空间顶层设计把脉 [2016-04-27]
· 武汉市规划综合消化建筑垃圾 [2016-04-21]
· 武汉“十三五”期间深化“1+6”城市格局体系规划 [2016-02-03]
· 国务院批复同意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6-01-20]
 
热点专题

资源型城市生态化转型道

进行中的“京津冀一体化

智能交通让城市发展更美

楼房坍塌,“快餐式建筑
行业人物.
学术论文
电子图纸
工程案例
丹佛艺术博物馆住宅
The Museum Residences是由美国著名建筑师Daniel Libeskind设计的。… [详情]
软件下载
考试信息
规划论坛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  指定合作网站   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官方网站
主办: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CSUS)  承办: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Add to Google
Copyright ©2007-2009 CITYUP.ORG.All Rights Reserved. 
通信地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北附楼312室(100835)
联系信箱:cityupcityup.org  传真电话:010-88585380
服务热线:010-88585610/11/12转803  QQ:325178919  325178913
版权所有: 都市世界-城市规划与交通网
京ICP备12048982号-3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0994号
关闭欢迎关注都市世界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