⑥梁子湖—龙泉山文化旅游区片
以水域广阔的梁子湖为主体,结合周边丰富的人文资源优势,形成以大面积水体为特色的市域生态和文化旅游区。
梁子湖生态旅游区:在梁子湖西侧湖滨地带,结合沿湖低地的湿地特征,以湿地保护、鸟类观赏、水上娱乐和旅游度假为主要内容,建立以梁子湖大片水面为主体的梁子湖湿地生态旅游区。规划总面积约150平方公里。
龙泉山风景旅游区:加强龙泉山特色山体和植被保护,以明王陵的保护开发和休闲游览为主要内容。规划总面积290平方公里。
湖泗窑古文化遗址保护区:在梁子湖南部,以省级文物古迹五谷城、湖泗窑、南桥遗址和市级文物古迹郭郑城墓、城上、三二局遗址等文物相对集中的区域,建设湖泗窑古文化遗址保护区,作为城市远郊文化旅游的重要目的地之一。保护区总面积320平方公里。
(4)市域其它绿地控制要求
①滨河滨湖绿化
利用市域范围内长江、汉江、府河、滠水、倒水、举水、金水和通顺河等八条主要河流的滩地资源,建设防浪林,同时结合堤防绿化,在保障堤防安全和农业生产的前提下,沿堤防建设绿化带宽度在30米以上。
加强市域湖泊保护,加大滨湖绿化建设力度,在市域162个湖泊周围,结合地形建立30米以上防护绿带。其中主要风景区和绿化功能区内的湖泊,绿化带宽度控制在50-100米以上,确保沿湖绿地的公共性和开敞性。
②干线绿化
在武汉市主要对外公路和铁路干线两侧建设绿化带,主要包括京珠、沪蓉国道主干线、绕城公路、机场快速路、武黄高速公路、一○七国道、三一八国道、省道岱黄公路、汉施公路、李纸线、汉沙线及京广铁路、汉丹铁路、京九铁路沿线绿化,与主城区快速道路系统相联系,构成网状绿色通道。参照国家建设绿色通道的要求,国道主干线绿化带宽度控制在100-500米以上,国道、省道绿化带宽度一般控制在30-50米以上;铁路两侧绿化带在城区段以栽植5-10行花木林带为宜,宽度控制在30米以上,在城镇建成区以外控制在50米以上。
③农田林网
利用武汉市域农业生产区内河湖众多、沟渠纵横和地势低平的特点,结合排水沟渠和田间道路走向,按500-1000米间距,因地制宜布局农田林网,形成特有的农田生态景观和郊区绿化格局。规划在市域农业生产区,按国家要求建设农田生态林网,逐步使农田林网控制率达到100%。
3、 城市规划区绿地系统布局
城市规划区的建设重点是由主城区外围阳逻、北湖、宋家岗、蔡甸、常福、纸坊、金口等7个重点镇(新城)构成的城镇地区(即都市圈)范围,是武汉市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布局的战略转移、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空间。规划在主城区和外围重点镇(新城)之间,利用山体湖泊等自然资源,建设城郊型公园绿地,既能够起到分隔城镇的作用,又能为城镇地区尤其是主城区人口提供旅游度假、休闲娱乐等配套服务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