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用地布局规划
一、规划结构和功能分区
火车站片区的规划建设,强调“集中紧凑,交通快捷,功能合理”的组团式布局方式,形成“一心、二片、三区”的规划结构。
二、用地规模和人口规模
火车站片区总规划用地面积为420公顷,其中建设用地面积392.2公顷。火车站片区就业人口规模为5万人。
三、用地布局
根据现状地形地貌情况以及现代城市设计的要求,以《十堰市城市总体规划》用地布局为依据,对火车站片区用地分为商业、交通、居住、商住、市政、园林绿化等功能,其中以商业用地为主。
1、商业用地布局
商业用地主要集中布置在南部区域,在北部区域适当规划一定的商业、居住用地。
2、仓储用地布局
规划将施洋路上的工业用地置换为仓储用地,场地交通便利,便于商品、货物的运入、周转。
3、居住用地布局
居住用地主要分布在规划区的西、南两侧, 规划保留较好的居住小区,并在朝北路二线地和商业用地的南侧布局住宅用地,共同为火车站商贸经济圈提供居住服务,以避免钟摆式城市交通压力。
4、园林绿化用地布局
规划将朝北沟采石厂关闭后建设成为一个以地质科技知识为主题的公园,将清真寺后山和钢材市场后山保留建设山地公园,同时将北部体量较大的山体保留,规划为生态公园。
第四章 交通规划
1、对外交通规划
规划在现有火车站的铁路对面建设北站,与南站共同形成交通枢纽,站前规划广场和长途汽车客运站,实现“公铁联运”。将现有的施洋路局部改造取直,降低坡度、减少弯道,提高运输能力。

2、道路交通规划
规划沿南边山脚建设一条道路与施洋路、武当路相交,并与林荫大道、北京路共同形成一条围绕规划区域的交通环线。
在南部片区规划一条商业街道路,为市场交易的人群提供良好的环境。
结合南部现有的支路,规划成为“六纵三横”的道路网络体系,极大的改善市场交通条件。
北部片区规划打通北京路对车站路的出口,规划火车站对北京路、重庆路的道路交通联系,便于人流、车流向中心区和东部的疏散。
规划在车站路和车城南路结合处建设地下通道,缓解该地段的道路复杂情况和交通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