⑤电信现状
a、通信系统
规划区现状有中国电信长线局一座、电信枢纽局一座、移动枢纽局一座。电信管线主要以架空为主,部分电信管线埋地。
(6) 燃气现状
a、现状燃气
惠州三新村燃气气源主要是液化石油气,村内无现状燃气管道,居民、商业和工业用户基本使用瓶装液化气。
三新村现状总人口约为5000人,现状年总耗气量573吨,其中居民年总耗气量320吨,商业和工业用户年耗气量为253吨。
三新村现状有几处瓶装液化气供应点,居民、商业和工业用户主要由三新村东南面的惠州市公路煤气储备站供气,气站占地规模为0.96公顷,储气容量为220立方米。
b、存在问题
①三新村居民、公建用户使用瓶装供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②结合广东省LNG工程一、二期工程的计划,惠州市将于该计划的二期工程(2006~2010年)使用天然气,因此三新村在此前应使用液化石油气为主。
3.5问题及分析
3.5.1人口与构成
(1)劳动力教育水平低,是造成就业率低的主要原因;
三新村劳动力以户籍劳动力文化程度计,高中文化程度的占13.6%,初中及其以下文化程度的则占84%。整体教育文化水平较低。
并且目前这种“以地生财,坐地收租”的获取方式,无形中培养了当地相当数量的年轻人的创业惰性,缺乏志向和实干精神,严重影响村民未来整体素质的提高。赋闲在家的大多是30-64岁的中年人,并且这种现象也呈向年轻化发展的态势。究其原因,主要是因本地村民缺少就业的相关技能的培训,在就业竞争中没有足够的优势。
3.5.2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
(1)经济产业结构单一,对外部环境依赖性强;
2003年三新村一、二、三产业占经济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5% 、70% 、25% ,呈现出第二产业一枝独秀,第三产业有待发育,第一产业急剧萎缩的局面。
由于“三来一补”型工业绝大多数属于低层次、小规模的加工业,主要是利用本地的区位优势(临近香港和东南亚)及成本优势(劳动力价格低、地价便宜),追求成本效益和短期效益,而缺乏资金积累和扩大生产的愿望,含掠夺性开发的成分。同时这种“三来一补”型企业工业原料和市场两头在外,对本地区其它产业的带动作用也欠明显。因此一方面这种租赁式的经济结构根基脆弱,受外部环境影响波动较大;另一方面也使得本地支柱产业难以形成,不能形成一、二、三类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
这种低档次、劳动力密集程度高、技术含量少的产业结构,一方面导致外来民工的盲目涌入,增加了城市建设管理的难度;另一方面也相对削弱了资本、技术等的集中聚集的速度和规模,导致村内经济发展只是一种低层次上的蔓延,不利效益的提高和城市面貌方面的质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