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条 文化景观
(1) 加强房山新城根祖文化研究,结合周口店遗址的保护和建设,完善文化遗迹的保护和景观建设,强化“北京之源”的城市文化景观特色。
(2) 整合燕房的工业文化资源,结合石化新材料产业基地建设,塑造新城现代工业风貌特色形象。
(3) 结合良乡高教园区的建设,发展新兴产业科技园区,体现新城新兴产业景观形象。
(4) 结合良乡北部绿色人居产业区建设,形成新城宜居景观形象。
第185条 城市色彩
(1) 建立城市色彩信息库,从本地自然环境、现有人工环境和公众意识各方面收集样本,进行归纳和分析,总结出推荐色谱。
(2) 在总体的色彩设计原则指导下,获得既和谐统一而又丰富多样、富有地方特色的城市色彩景观。
第十六章 近期建设规划
第186条 人口与用地
(1) 积极推动新城良乡组团的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促进新城人口集聚,承接中心城疏解人口。制订房山新城发展的人口政策,吸引新城发展所需的各类专业人才。
(2) 提高义务教育和全民教育水平,增强新城教育资源吸引力;以高教园区为载体引导高等教育发展,提升房山新城整体人口素质。
(3) 积极适应中心城人口疏解要求,良乡组团及长阳、窦店、阎村、青龙湖作为主要人口吸纳地区,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发展中高档房地产,吸引高素质人才。
(4) 积极稳妥推进山区生态移民,鼓励人口向平原区转移。
(5) 琉璃河、韩村河、长沟作为独立发展城镇,增强发展活力,区域内的农村劳动力向小城镇集中,逐渐转化为城镇就业人口。
第187条 教育设施发展
(1) 不断提高基础教育投入,逐步增加教育占GDP的比重。随着新城人口数量的增加,依比例配置高标准、能够满足新城居民义务教育要求的中小学校。
(2) 优先提高新城基础教育设施和教学水平,力争达到北京市中心区教学水平;高标准完善社区配套的幼儿教育机构和设施,配合文化社区建设提高早期文化艺术教育水平,满足新城居民对子女较高的教育要求。
(3) 优先山区生态移民配套教育设施建设,在周口店、城关、良乡、阎村建设寄宿制中学,整合山区中小学资源。
(4) 根据房山产业发展的要求合理配置中等、高等职业培训机构,规划在良乡、城关、窦店、长阳等地建设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对房山新城迁入的未达到高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程度的人口实行全员职业培训,使得全部从业人员职业化、专业化,提高人员素质。
第188条 卫生医疗设施发展
(1) 逐年增加公共卫生经费投入,提高房山新城整体医疗卫生水平;积极应对北京中心城医疗资源向新城扩展和转移的发展战略,建设和引入一批大中型综合医院和面向全国医疗患者的特色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