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条 新城公共空间网络
(1) 利用新城周边生态保育地区建立新城级公共空间区域,依托新城刺猬河、哑叭河、东沙河等河流的滨水空间建立新城级公共空间带;加强城市广场、城市公园等点状城市公共空间的公共性与可达性;完善商业步行街区、轻轨站点的交通联系与公共活动;建立服务社区的基层公共活动空间。
(2) 所有规划公共空间必须无条件向公众开放;公共空间周边提倡混合使用,营造多样性的街区生活;改善提升现状城市中的消极公共空间。
第180条 城市开敞空间
(1) 建设疏密有致的城市空间形态,有效控制城市结构与塑造城市景观。
(2) 严格控制城市外围自然开敞空间,特别是小清河流域楔形绿化带、大石河流域绿化带和西部山区绿化。
(3) 良乡组团外部依托外围六环路绿化带、京石高速绿化带和小清河绿化带,内部依托京石铁路绿化带以及刺猬河、哑叭河的绿化轴线建设开敞空间网络。
(4) 燕房组团依托大石河绿化带、京周路外绕线绿化带和西部山体,内部依托南水北调线绿化带、东沙河绿化带建设开敞空间网络。
(5) 保护沿六环、沿京石高速、沿京周路道路绿化带、林荫道等道路开敞空间;完善城市内部大型公共绿地与体育场馆、广场等开敞空间;串联城市各级各类开敞空间形成网络系统。
第181条 城市节点
(1) 建设与完善城市各级各类节点,形成完整的城市意象与城市景观系统,加强新城组团、分区的可识别性,突出城市形象,提升城市整体品质。
(2) 强化突出房山新城标志性构筑物的视觉敏感性与特色塑造性;在城市重要功能区与特色发展区应设置展现片区特色的标志性构筑物;结合城市重要公共空间或开敞空间建设景观节点。
(3) 新城组团主要出入口应设置明晰的指示标识;城市出入口应建设体现城市风貌特色的公共艺术设施。
第182条 城市天际线
(1) 形成丰富而有序的城市天际线景观,建立良好的城市三维空间秩序,塑造城市整体形象。
(2) 按照城市总体高度控制指导城市建设,确定天际线控制点;确定若干城市重要天际线景观;建设和控制天际线观赏场所。
新城良乡组团高层建筑集中于沿长虹路的拱辰大街节点、阳光大街节点和长于路节点。
新城燕房组团高层建筑集中于沿京周路的大石河节点和燕房路节点。
第183条 城市视廊
(1) 完善城市视觉景观系统,联系城市重要节点与公共空间,体现城市总体风貌。
(2) 严格按照城市设计标准要求控制视觉廊道建设,完善城市视觉系统。
(3) 沿新城内部各滨水界面建设主题视廊序列,突出城市形象与特色。
(4) 建立从城市各方向通向外围自然环境的各种视觉信道,加强城市与自然环境的视觉联系,完善城市整体视觉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