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条 城乡文化体育设施
(1) 房山构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文化设施齐全,文化产业发达,文化特色鲜明的首都西南文化大区。
(2) 积极建设构建层次分明、满足不同群体需求的城乡文化设施体系。
(3) 构建房山全民健身服务体系,规划期全区体育人口 达到60%,100%的社区建立体育组织,每2000名市民拥有1处健身设施。
第55条 城乡卫生医疗
(1) 健全与调整农村卫生服务体系, 将乡镇卫生院建设成为一定区域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优化现有村级卫生室,建设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组织。
(2) 完善区域急救网络建设,使平原区城镇急救半径保持在3-5平方公里,急救时间为5-10分钟。
(3) 完善房山新城医疗服务设施,高标准建设新城。
第三节 城乡交通基础设施统筹
第56条 规划原则
(1) 首都西南门户,房山城乡交通发展充分考虑西南通道畅通、城市旅游交通、石化产业运输的需要,完善客运、旅游、货运交通体系,保障城市交通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效率。
(2) 结合区域交通体系,构建房山城乡绿色交通体系,鼓励以公共交通为先导的城镇发展模式,城镇和乡村内部建立多种模式的交通体系。
第57条 城乡快速交通网络建设
房山区域内形成网络快速交通走廊:
东西方向:京原公路(108国道)、王三路接丰良路、京良路西延线(房山北部快速通道)、南六环路、京周路接长虹路、长周路(京周路绕城线)、房-黄-亦联络线、东南过境通道(长琉路)
南北方向:西六环路、京石高速公路、京保公路(107国道)、长韩路、燕房东绕城线(房山西部快速通道)、房易路,同时预留京石高速第二通道。
第58条 城乡公路系统
房山区内公路网由国道、市道、区道和乡道组成,规划干线公路网(二级公路以上)总里程约为678公里,干线公路网密度约为0.34公里/平方公里。
(1) 国道系统是国家公路网和战略性快速通道系统的组成部分,由2条国道主干线和2条国道组成。
国道主干线有京石高速公路(G030)、六环路(G025),规划标准均为高速公路。
国道有京保公路(G107)、京原公路(G108),规划标准均为一级公路。
(2) 市道系统是中心城与新城之间,以及北京与邻近省市之间的主要通道。
规划市道系统主要有:长韩路、京良公路、京良公路西延线、房易公路、京周公路、长周路、周张公路、王三路、良官路、长虹路、燕房东绕城环路、房-黄-亦联络线、东南部过境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