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3 区域绿化建设与自然保护区
(1)全区绿化系统由城镇绿化、生产防护绿地、风景区重点绿化、山区绿化和平原农田林网等构成。全区林木覆盖率到2020年将由现状的75%提高到80%以上。
(2)怀柔区现有二个自然保护区,即喇叭沟门自然保护区和怀沙河、怀九河水生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根据北京市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将新增黄花城、宽沟、崎峰茶三个自然保护区。
(3)喇叭沟门自然保护区是北京现存唯一完整的原始次生林,是北京市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天然林区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也是北京市水源涵养林的主体之一,是密云水库的重要发源地。1999年12月13日,北京市政府正式批准喇叭沟门自然保护区为市级自然保护区。要进一步明确保护区位置、范围和功能,把喇叭沟门自然保护区建设成北京市最大的青少年生态环境教育基地。
(4)保护建设好怀沙河、怀九河野生水生动物保护区,通过加强监管和综合治理,使两河水质自净能力提高,河床生态恢复明显改善,水生动物得到有效保护。
(5)严格控制自然保护区内的建设活动,严格保护与管理自然保护区范围内的林地、林木、野生动植物、庙宇、文物古迹、自然与人文景观以及自然保护区界标。
(6)建立生态环境监测系统,标定出重要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物种分布区,保护野生动物的栖息地环境,对现阶段仍保存较好的动物栖息环境加强保护与管理。
8.1.4 水源保护
全区划分为深山水源保护涵养区、怀柔水库水源保护涵养区、北台上水库水源保护区、北京水源八厂防护补给及应急水源保护区四个区。
(1)深山水源保护涵养区
重点开展小流域综合环境治理、山洪泥石流水土流失防治;实施生活畜禽粪便污水治理和垃圾无害化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农业节水灌溉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加大荒山绿化和水源涵养林植造,加强植物多样性保护。
(2)怀柔水库水源保护及涵养区
根据《北京市“两库一渠”管理条列》对水源保护范围的界定,将怀柔水库水源保护区划分为一、二、三级保护区。
一级保护区:怀柔水库主坝分水线、长副坝、怀沙公路、京通铁路、怀黄三十五千伏高压线、山脊线一圈以内区域。
二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之外至怀柔水库的向水坡范围以内。
三级保护区:怀柔水库二级保护区以外上游河道的流域范围,即怀沙河、怀九河和白河流域。
重点解决怀柔水库一级水源保护区内周边行政村的污水治理和垃圾处理问题,加大小型智能化污水处理系统的建设和使用,实施怀柔水库二、三级保护区内镇乡所在地和大、中型村庄污水处理建设工程。全面加强怀沙河、怀九河流域的水源保护、污染防治设施建设、河床生态恢复工作。大力植造水源涵养林,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在水源保护区实施垃圾集中密闭化收集和无害化处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