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3 第二产业发展
(1)提升第二产业,建立节约型、生态友好型的工业发展模式。继续发展并适当扩大具有良好基础的支柱产业;积极培育真正具有长期可持续发展的优势产业;重点发展技术含量高、低能耗、无污染的现代都市工业。
(2)怀柔作为生态保护型区域,平原面积狭小,土地资源有限,第二产业的发展必须坚持集约、高效的原则,推广循环经济模式,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准入制度,选择占地规模小、耗能少、具有高附加值的生态型项目。
(3)重点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格局,以雁栖市级工业开发区的建设为依托,以怀北科技创新研发基地为平台,在新城地区的东部逐步形成“布局集中、产业集聚、企业集群、发展集约”、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生态友好型产业发展格局。
(4)大力扶持电子通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的发展,积极培育环保产业、光机电一体化等新兴材料产业,逐步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使高新技术产业成为第二产业发展的推动力。
(5)进一步利用高新技术大力推进农副产品的深加工业,构建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绿色食品加工基地。
5.1.4 第三产业发展
(1)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突出区域服务职能,构建以旅游休闲产业为龙头、科技研发为动力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2)充分发挥怀柔的核心资源优势,积极培育第三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重点发展以旅游休闲、会议培训、文化创意、康体健身为主导的消费性服务业,实现第三产业新的飞跃。
(3)充分发挥旅游业的龙头作用,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继续推进慕田峪、黄花城、红螺寺等旅游资源的延伸开发,带动长城游览休闲带、百公里山水观光带建设;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深入挖掘长城文化、红螺文化、民俗文化内涵,培育旅游文化产业品牌。
(4)加强旅游业与第一、第二产业的联系,形成围绕休闲旅游为主导的产业链。
(5)提升传统服务业品质,健全商业服务配套体系,加快物流配送、连锁经营、专卖店、专业市场等新型业态的发展。进一步完善新城、镇乡、村(社区)三级市场服务体系,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
5.2 区域生态经济功能分区
根据生态经济功能区划原则,发挥比较优势,促进三次产业区域布局的联动发展,将全区划分为六个生态经济功能区。
5.2.1 北部中山原始森林自然生态区
(1)主要包括喇叭沟门全乡、宝山镇的西北半部、汤河口镇和长哨营乡西北一小部分高海拔地区。该区地广人稀,是京郊唯一的原始森林自然保护区,林木覆盖率高,水土流失轻,具有良好的营林、造林和封山育林育草条件。
(2)生态产业的发展方向:加强原始森林保护,提高森林的生态效益,适当开发原始森林生态观光旅游。搞好中幼林抚育管理和小流域综合治理等环境建设治理工程,合理开发利用天然森林资源和野生经济植物资源。
5.2.2 北部低山谷地水源涵养林与绿色农牧生态综合产业区
(1)主要包括宝山镇东南部、汤河口镇及长哨营乡的南部绝大部分地区、琉璃庙镇北部低海拔地区。该区土地质量较好,耕地相对集中连片,农业生产水平较高,林牧业发展潜力大。干旱少雨,水土流失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