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村庄建设原则
县域内保留村庄,应体现生态、自然的特点。建设过程中,不得破坏山体、植被;不得占用耕地、良田;尽可能多地保持地面的透水能力。贯彻“节水、节地、节能、治污”的原则。
第四章 城镇结构与空间总体布局
第30条 县域空间结构
形成“一库一城三区”的县域空间结构
一库即以密云水库为中心的水源生态保护核心区
一城即密云新城及周边城镇建设区
三区即西部生态旅游区、东北部人文自然旅游区和东南部绿色产业发展区
第31条 县域人口规模
2020年全县人口63万人,其中新城人口35万人,其它镇总人口28万人。
第32条 人口引导
水库上游生态涵养发展区人口逐步向水库下游(库南)城镇产业发展区转移,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 。
规划期末,库北人口将由现状的14.78万人减少到9.3万人,库南人口由现状的30.98万人增加到53.7万人
教育移民:发展教育事业,建立健全密云县人口素质培养体系培养劳动力非农就业技能,加快农业人口转移。
产业移民;发展劳动密集型、无污染的产业,积极拓展就业渠道,实现产业移民目标。
政策移民:泥石流易发区险村险户搬迁,水库一级保护区原住民迁移。
第33条 人口分布
(1)新城:最大限度的发挥增长点的作用,吸引更多人口向新城集聚。
(2)重点镇和特色镇:人口将在近期或中远期有一定增量。
(3)一般镇:吸引周边农村居民点人口集聚,集约使用土地。
第34条 人口素质与就业
(1)建立健全密云县人口素质培养体系
鼓励发展中等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大力发展高等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
把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作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重要内容。
完善现有企业职工培训制度。
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就业技能培训,积极为农民就业提供服务平台。
(2)积极拓展就业渠道
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旅游及会议培训服务业。
促进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制造业的发展。
扶持个体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发展,开发新的就业增长点,创造低成本就业环境。
通过促进乡镇企业产业优化和升级,不断拓展就业新领域。
充分利用密云的生态环境优势,积极发展高技术产业等知识密集型的现代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