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7:面积1.81平方公里,人口2-3万人。逐步进行农村居民点改造,建设配套完善,环境优美的居住区。
分区8:面积12.4平方公里,人口1万人左右。以滨河公园、体育文化中心与休闲旅游设施建设为主,辅以低密度居住区的地区。
分区9:面积2.01平方公里,人口3-4万人。新城未来的商业中心,以商务功能为核心,兼顾商贸功能。
分区10:面积1.42平方公里,人口1-2万人。以中密度居住为主的居住区,引导长城环岛服务中心的建设。
分区11:面积4.39平方公里,人口3-4万人。潮河南岸城市服务中心,以优美的山前风光为特色,建设中低密度居住区
分区12:面积5.96平方公里,人口1-2万人。新城重要的旅游、度假、会议服务基地,兼有低密度居住的片区。
分区13:面积2.2平方公里,人口0.5万人左右。以冶山风光为特色的旅游服务与低密度居住区。
第八章 产业发展与就业
第50条 产业发展战略
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对密云产业定位为指导,立足密云的环境优势、生态优势,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构建生态经济体系。做优第一产业,做强第二产业,做大第三产业。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加工业、现代制造业、服装加工业及电子信息等高科技产业,不断强化教育、会议、培训、休闲旅游及其相关服务业在经济中的地位,以项目为载体,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城市化、工业化以及现代化的有机融合。
第51条 产业发展格局
构筑一区(开发区)、两带(白河休闲产业带和潮河科技产业带)的产业空间格局,形成三大产业体系——即生态农业生产体系,侧重清洁生产和废料资源化利用的工业生产体系以及注重废弃物处理、循环利用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第52条 第一产业
(1)发展重点
调整产品结构,扩大林果业的比重;
大力发展都市农业、观光休闲农业;
积极发展节水农业、精细农业和生态农业;形成北京市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
(2)发展布局
北部山区:林果业;
南部平原:都市型观光农业。
第53条 第二产业
(1)发展重点
绿色食品加工、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服装加工、节能环保型建筑建材
(2)发展布局
开发区增量发展,农民就业基地存量发展,加大工业布局的集中度。将现有开发区做大、做强,使之成为密云工业增长的主导力量;将太师屯就业基地做精,逐步形成以开发区为主体,国家级小城镇——太师屯为辅的产业布局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