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拦蓄和利用汛期雨水径流的技术与措施,使新城的降雨就地入渗地下或拦蓄加以利用,减少城市排水量,减轻河道行洪压力,增加可用水资源量,涵养地下水源,缓解北京市水资源供需矛盾,达到寓资源利用于灾害防范之中的目的。
②建设再生水利用工程
结合平谷新城的情况,城市再生污水回用对象为绿化用水、建筑冲厕用水、道路浇洒及降尘用水和部分工业用水等方面。在合理可行的基础上,充分挖掘中水利用的潜力,加大中水地使用力度,是缓解北京市水资源紧缺的重要手段。
③注重节约用水
虽然从水资源总量平衡看,2020年平谷区域水资源有节余,但仍要把节约用水和建设节水型城镇作为长期的战略方针,一般工业要以新城和小城镇为依托,根据水源情况,在大力节水的前提下发展一些具有本区特点的耗水少、技术密集、经济效益高的工业。此外,农业尚有一定的节水潜力,凡地下水灌溉的农田应全部发展成喷灌或滴灌。地表水灌溉农田要实施管道化灌溉。
第53条 能源
(1)建设清洁节能型城市。能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创建多元化的能源供应体系,完善电力、燃气、供热工程规划,确保能源供应安全。
(2)在全社会广泛开展节能工作。通过产业结构、交通结构调整,依靠科技进步,加大工业节能、建筑节能和交通节能力度,推广节能措施,加强节能管理。
(3)加大电力、天然气等优质能源的使用量,改善能源结构;
(4)积极发展新能源,全面推进地热、太阳能等能源新技术的利用。
第八章 城市文化发展与文物、风景名胜区保护
第54条 目标与原则
(1)充分挖掘自然历史文化资源和当代发展进程中的文化内涵,打造具有鲜明平谷特色的新城文化。
(2)结合文化设施的建设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依托自然环境景观、人文民俗资源和现代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基础,建设特色文化区域。
(3)促进新城的文化氛围和城市居民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形成平谷新城与时俱进的城市精神。
第55条 城市文化发展
马的品质映照出平谷的精神追求;马的风姿挥洒出平谷的气宇轩昂。
早在远古,人类就到此繁衍生息。传说四千多年前,这里成为轩辕黄帝开疆辟土的圣地,孕育华夏文明的摇篮。代代平谷人继往开来,进取向上的精神始终传承在这片沃土上。
未来的平谷,人们在此诗意的栖居,分享和谐与美好,成为北京最适合人居的地区之一。平谷正处于蓄势待发的前夕,“一切潜质”和“无限可能”都在孕育涌动。这里活力与激情澎湃涌动。
这里梦想与希望交织光芒
这是一匹纵情驰骋的白马——欲待腾飞
这有一群英姿勃发的骏马——勇往直前
这里就是——“北京.平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