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新城发展布局
第44条:新城发展方向
规划期内新城以向南、向北和西南为主导发展方向,在满足官厅水库库区防洪要求和基本农田保护要求的前提下适当发展三里河周边及西部用地。远景发展依托延康路、延琉路等县内交通联络干线,延空间发展轴向康庄、八达岭和永宁作组团式发展。
第45条:新城空间布局原则
总体布局以生态安全格局为基础,空间形态布局以生态要素为主导,以集约利用为目的、有利于远期发展的空间布局。城市布局符合城市防洪和官厅水库防洪要求。
第46条:新城空间布局
新城的空间布局将以妫水大街为新城发展主轴,以妫水河、三里河湿地为城市生态景观带,充分利用河流、林网、农田等自然生态要素作为隔离空间,疏密有度,合理布局。
在现有组团的结构基础上发展分散组团,形成“一轴两带多组团”的布局结构。在城市西部保留较大的开阔地段,工程地质较差或高程不满足要求的地区,应控制为绿化用地。
第47条:新城功能布局
构建新城“两组团——五片重点功能区”的城市功能结构。“两组团”指妫水河两岸的南北组团,“五片重点功能区”为生态共享功能区、综合旅游服务区、旧县城历史风貌区、生态科研示范区和高等教育组团等。
第48条:用地布局引导
(1)居住用地
新城范围内的所有旧村将全部改造,农村城市化人口的安置由现状居住区和新增居住用地妥善解决,按规范指标进行配套设施建设。新增居住用地主要分布在三里河以西、香苑街以北、妫水河以南等地区,到2020年新城人均住宅面积35平方米。三里河西部建设少量度假别墅和低层连排度假公寓,控制一类住宅的建设规模,大力发展节地型生态住宅小区。
(2)公共设施用地
新城各项公共设施在配置标准上需要满足新城职能的提升,配置的内容上强化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职能,依据集中与分散结合、保障社会公平的原则进行布置,满足各层级设施布局服务半径要求提高各项设施的服务效率。
在新城南、北两个混合组团各布置1个新城级商业区,一处位于新城入口另外一处在妫川商业广场基础上进行建设,新城北部布局一个综合旅游服务区占地约1.5平方公里,以建设商业零售、酒店餐饮和文化娱乐设施为主。其它分散组团各布置1个街区一级商业区,并增加便民的小型商业零售网点。
根据医疗卫生专项规划原县医院提升为综合医疗中心,并在新城西南延康路东侧增设一综合医疗中心占地10公顷,县卫生院、妇幼保健站、中医院等按照专项规划调整为社区医疗服务中心。
行政办公、体育、教育、邮政、消防等设施根据专项规划要求和现有设施分布进行新增布局或规模调整。